学科建设

THIS NAME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前沿讲座|考古名家聚首内师大 共话丝路研究新图景 ——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做客“星耀北疆”系列讲座畅谈丝绸之路考古前沿

发布日期:2025-05-1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5月10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迎来学术盛事。应历史文化学院特邀,中国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著名考古学家王建新教授莅临我校,作题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考古文博系师生、跨学科研究者及学界同仁逾两百人参与。

讲座伊始,王建新教授开宗明义指出,一百多年来,欧美、俄罗斯、日本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持续不断,占有了研究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丝绸之路研究长期受西方视角与“欧洲中心论”主导,导致研究存在偏见与空白。他强调,中国拥有连续3000年的官修史书和丰富考古实践,应以“东方视角”重构丝绸之路研究。

讲座重点呈现了西北大学团队近三十年的丝绸之路研究成果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西北大学为首的考古团队以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切入点,重启丝绸之路考古工作。近年来,以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为基础成立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聚焦中亚,辐射西亚、北亚和南亚,深入推进丝绸之路考古和遗产研究讲座中,王教授分享了团队在中亚多国的合作实践,包括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西天山北麓发掘撒马尔罕遗址、推动中吉乌塔四国联合考察费尔干纳盆地,以及筹建中俄蒙哈四国考古合作机制。在月氏文化研究方面,通过对新疆东天山及中亚地区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认为月氏人在西迁之前的活动范围应当是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地区;通过月氏遗存的发现与辨识,提出游牧聚落考古研究方法;针对贵霜帝国,打破传统认知,明确其与月氏在文化、墓葬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讲座的最后,王建新教授介绍了西北大学今后一段时间有关丝绸之路考古方面的跨国合作计划,并围绕建立中国特色丝绸之路考古研究范式、扩展联合考古区域和研究课题、丝绸之路考古与遗产保护的密切结合、“实践出真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工作的几点展望。王老师特别指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应当超越现代国家疆界,以自然地理单元为研究基础,通过深化国际学术合作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考古学文化辨识方法、最新考古发现及学术研究方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王建新教授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特别强调考古学专业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培养批判性思维,系统掌握中西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者。王教授的解答不仅深化了师生对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认识,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学术热情。最后,魏坚教授作了精彩总结与专业点评,高度评价了西北大学团队的学术贡献。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理论与实践并重,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本次讲座系历史文化学院“星耀北疆·考古名家系列讲座”第三讲,同时也是庆祝我校考古文博学科建设20周年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王教授将宏大的文明视野与严谨的实证研究相结合,为青年学子树立了学术标杆,这场学术盛宴必将推动我校在边疆考古、民族交往史研究领域迈上新台阶。据悉,学院将持续邀请国内顶尖学者,打造北疆考古学术高地,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注入新动能。


                                                          

文字:任彩妮

                                                          图片:高嘉楠

初审:萨仁毕力格

复审:檀晶

终审:李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