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4级考古文博班昆萨德吉同学撰写的讲座纪要《两小时解码万年陶瓷史——王昌燧讲座里的科技考古故事》在《中国文物报》2025年8月30日正式刊登。该文记录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教授于7月29日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鹿泉考古基地所作的专题讲座《陶瓷科技考古的新进展》。讲座纪要详细梳理了王昌燧教授以“黑漆古”铜镜研究为起点的近四十年科技考古历程,系统介绍了科技考古的学科起源、研究方法,以及陶器与瓷器的定义、起源和鉴定手段等专业内容,并分享了个人的学习感悟。

《中国文物报》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性文物专业刊物,作为目前国内文博考古行业唯一的综合性权威媒体,其内容涵盖文物新闻、研究成果与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
为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我院学生专业实操能力,我院2024级考古文博班孙慧翀、昆萨德吉、任彩妮、刘淑艳四位同学于7月4日至8月19日,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鹿泉考古基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考古实习,参加了山东淄博徐家村东墓地资料整理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王晓琨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承担了遗迹线图绘制与修改、器物测量、墓葬登记表数据库修订及文档合成等多项专业实习和整理工作,运用Photoshop、SAI2等软件精准绘图,完成了800余件出土文物的数据采集与387座墓葬信息的系统核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昆萨德吉同学能够在这一高水平平台发表文章,充分彰显了我院学生的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也是我院考古文博教育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
昆萨德吉:女,藏族,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考古与文博班学生。
爱好:读书、手工。
文字、图片:孙慧翀、昆萨德吉
初审:萨仁毕力格
复审:檀晶
终审:李艳洁